※台灣棋院自2024/3/1起,轄下業務由海峰棋院代理承接,相關事項連絡請洽海峰棋院

趙佩哲專訪

【職業棋士】系列報導                
採訪報導/陳採雲
【二十八】趙佩哲
簡歷:
     1993年2月11日,出生於桃園。
     5歲啟蒙,台灣棋院2002年第三屆院生。
     2006年院生組第二名入段。
     2007年獲聘為台灣棋院職業初段。
     2009年1月晉升二段。
圍棋專班的棋士世界
趙佩哲,就讀南山中學圍棋專班,在校除了必修的通識科目之外,主修當然就是圍棋了,課餘喜歡運動打籃球,國小時更是田徑隊百米短跑健將,穿著釘鞋可跑出13秒的佳績,也曾代表學校參加書法比賽。他說「圍棋對我而言是人生的老師,教導我學會尊重、下棋時態度要認真、覆盤時要有禮貌、不斷檢討自己的錯誤,且避免重複再犯。」
在升學主義的導向下,學業與圍棋常常讓小棋士們陷入兩難,該如何取捨呢?趙佩哲表示:「希望能在顧全基本課業的情況下,能有更完整的時間投入圍棋,所以最後選擇就讀圍棋專班。」他回憶周可平老師曾說過的話:「要唸書有的是時間,隨時想唸都還是有可能。」所以2008年台灣首創圍棋專班時,第一位選讀的職業棋士就是趙佩哲,他說:「在專班的日子,大部分就在打譜、做詰棋和參加職業棋士研究會中度過,偶爾和同學做實戰講解和心得分享。」
比賽前會特別準備什麼嗎?趙佩哲說:「不會特別準備什麼,但是一定會早點睡。」全台學子普遍缺乏睡眠的情況下,趙佩哲表示:「自己一天睡眠大概七、八小時就夠了吧!上學七點就要起床,一定是要鬧鐘叫醒,若睡到自然醒,應該會是十一點了;隔天放假的話通常會比較晚睡,下棋到一、兩點是常有的事,還好只要累了,不管幾點倒頭就可以睡。」
對於輸贏的情緒,趙佩哲說:「輸贏心情不太一定。通常輸了,會找高手覆盤,知道錯誤所在並想辦法改正,陳詩淵、林書陽、楊孟允他們都願意幫忙覆盤;贏棋高興的程度當然是要看贏的對象是誰,很高興時會去吃個豐盛的晚餐。」
怎樣的情況會感受到壓力?如何紓解呢?趙佩哲回答:「每一場比賽都有壓力,通常會與棋士們去打籃球運動紓解壓力。」
成長與淬煉
趙佩哲,幼稚園大班就名列業餘段位,十三歲就取得台灣職業棋士資格,究竟是怎樣的學習歷程,造就如今這位優秀的少年棋士呢?趙佩哲娓娓道來學棋的歷程:「一開始是爸爸跟姊姊一起學,回家再陪我玩,後來我跟著去學很快就追上了。五歲啟蒙受教於楊榮華老師和楊瑞彬老師,一年級暑假至四年級寒假期間,每逢寒暑假便會住在台南姨媽家,就近跟鄭銘琦老師學習。小學二年級棋力四段,得彭景華老師推薦進入台灣棋院,並於該年7月份遞補為C組院生;院生期間,曾上過林至涵老師小班團體課約八、九個月,以及少數幾次的個別指導。」
小學四年級寒假過後至小學五年級寒假期間,趙佩哲只參加台灣棋院安排的課程,其餘時間拼命努力做詰棋和打譜,感覺細算能力有大幅提升。趙佩哲認為除了有名師指導之外,自我用功更是不可少的,所以他很仔細地將其在這段期間用功的詰棋書單明列如下供大家參考──「吳清源先生的詰棋書2本、加田克司傑作詰棋(1)~(8)、阪田榮男珠玉詰棋、林海峰必殺力的死活研究&林海峰逆轉力的死活研究、昭和的詰棋(1)、李昌鎬詰棋死活(2)、發陽論大約80題、圍棋雜誌上刊登的題目以及網路上可以找到的題目。」
趙佩哲說:「小學五年級寒假過後,自己下定決心走職棋窄途,93年2月由陳國興老師幫忙介紹,好不容易得到林聖賢老師每月一次的指導。之後接受周可平老師一對一指導,然後接受陳義翔老師一對一指導棋,暑假參加台灣棋院安排至韓國權甲龍圍棋道場集訓,並於94年12月至95年6月參加台灣棋院客座棋士庾炅旻五段主持的小班團體課,當時一起接受指導的還有余正麒(當時初段)與廖冠泓(當時初段),週一至週五晚上,一天實戰一盤棋,聆聽庾炅旻五段兩盤覆盤,如此持續七個月,是晉升職業初段前的最重要磨練。」
趙佩哲出生於桃園,媽媽是桃園的國小老師,爸爸在中華電信上班,姊姊趙佩抒目前就讀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一年級,擁有業餘三段證書,是蕭愛霖初段同系(不同組)的學妹。趙佩哲表示:「爸媽是自己升上職棋的重要推手。因為自己很堅定要下棋,為了方便往返棋院,小學六年級搬到台北,那算是關鍵點。」趙佩哲頭一年由爸爸陪同在台北租屋,爸爸則搭乘交通車回中壢上班,隔年姊姊特別選讀台北和平高中,爸爸調到台北上班,全家人正式為了他遷居台北,趙佩哲表示:「目前媽媽通勤上班,很感謝爸媽全力的支持。」
「2005年定段賽,我與對手林立祥盤面陷入劫爭,他的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我卻已進入讀秒,當時很多人圍觀,我想了一會兒提劫,林立祥卻隔了30秒以後才問我,你剛剛有找劫材嗎?當時我楞住了,被裁定敗;之後覆盤,雙方都認為我應該是贏兩目半的。」這件事讓趙佩哲印象深刻,他表示:「當時那盤就算贏了也不會定段,隔年非常巧合,我與林立祥同時定段成功。」
談到國外受訓與比賽的經驗,趙佩哲說:「國二曾經請假一學期,去大陸受訓,每天下棋,對手都很強,那段期間雖有明顯進步,但相較於成績而言並感覺不太出來,可能是大家都非常用功,自己相對而言還不夠用功吧!感覺只要肯用功,在台灣應該還是有辦法可以進步。」多次自費去韓國三星盃選拔,趙佩哲說:「定了目標就要盡力去下,若第一盤贏了,對局費會有30萬韓幣,而且還可以繼續比下去,輸了就什麼都沒有,所以無論如何都得盡力拼。」
未來與展望
是否有過低潮或阻礙?趙佩哲說:「國三要升高中的那段時期算是最低潮,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感覺自己可能是用功不夠。」他回憶林至涵老師鼓勵他的話:「棋輸了比較容易進步,一直贏心態就會不太好,不太會去檢討。」所以國內棋士中,趙佩哲最欣賞林至涵,感覺他知識很淵博有獨到見解,棋與學業都很強;至於世界棋士,他最欣賞韓國李世石,因為他棋很強,勝負感特別敏銳,常於不明之處下出複雜變化。
趙佩哲還沒機會下過電視快棋賽,他解釋說:「因為場次有限,所以要下快棋賽還得經過預選,採單淘汰,棋院獎金前八名的棋士直接保留不用參加預選。」他希望電視快棋賽恢復舉辦後,自己能有機會上場,與棋迷在螢光幕上見面。
趙佩哲期待,台灣棋手的棋力能整體提升,也期許自己,短期內能在三星盃預選賽多贏幾盤,三年內能追上林至涵與陳詩淵目前的棋力水平,他也期勉棋友們:「當業餘棋手可盡情享受圍棋之樂,若想衝段,則務必把死活和官子基本功練好。」
訪談中,趙佩哲自然流露出棋士特有的專注與單純,他表示:「在圍棋路上,能有一直走下去的動力,除了有爸媽的支持做後盾之外;另外還憑藉著一個夢想,想著拿到世界冠軍。」在此祝福他,有朝一日夢想成真,榮耀父母也為國爭光。